使用奥林巴斯正置荧光显微镜 CX33 观察植物细胞时,需结合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如细胞壁、叶绿体等)和荧光标记需求,从样品制备到显微镜操作进行系统性规划。以下是详细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样品制备与荧光标记
1. 植物材料选择与预处理
材料类型:
幼嫩叶片(如拟南芥、烟草)、根尖、花粉管等薄而透明的组织,可直接撕取表皮或制作徒手切片;
较厚的组织(如茎秆、成熟叶片)需用切片机切成 50-100 μm 的薄片,或通过压片法(如根尖染色体观察)分散细胞。
预处理(可选):
固定:若观察动态结构(如微管、细胞器运动),可用 4% 多聚甲醛固定 15-30 分钟,避免细胞结构破坏;
通透:需标记胞内蛋白时,用 0.1% Triton X-100 处理 5-10 分钟,增强染料进入细胞的效率。
2. 荧光染色与标记
根据观察目标选择染料:
观察对象常用荧光染料 / 标记方法激发 / 发射波长(参考)操作要点
细胞核 / DNADAPI(蓝色荧光)、Hoechst激发 358nm / 发射 461nm染色 5-10 分钟,需避光;可与 RNA 酶预处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细胞壁Calcofluor White(白色荧光)激发 350nm / 发射 440nm直接滴加染液染色 2-5 分钟,适用于纤维素和几丁质检测。
叶绿体自发荧光(红色)激发 430-480nm / 发射 650-700nm无需染色,直接观察;避免强光长时间照射导致荧光淬灭。
特定蛋白GFP/GFP 融合蛋白(绿色荧光)激发 488nm / 发射 507nm通过转基因或病毒载体导入植物细胞,需培养 24-48 小时后观察。
线粒体Mito-Tracker Red(红色荧光)激发 579nm / 发射 599nm工作浓度 100nM,37℃染色 15-20 分钟,需避光。
制片注意事项:
将染色后的样品置于载玻片中央,滴加少量蒸馏水或 PBS 缓冲液(避免细胞脱水),盖上盖玻片时从一侧缓慢放下,避免气泡产生;
若样品易移动,可在盖玻片四周用凡士林或指甲油封片,增强稳定性。
二、显微镜操作流程
1. 基础光路调节
放置与开机:将显微镜放置于稳定台面,远离光源直射和振动源,开启电源,预热光源(汞灯或 LED 光源需预热 5-10 分钟至亮度稳定)。
低倍镜找样:
安装 10× 低倍物镜,将样品装片置于载物台,用压片夹固定,使样品正对通光孔;
调节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目视侧面避免物镜压片),再缓慢上升镜筒,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细胞轮廓(可通过调节聚光器高度和孔径光阑改善对比度,植物细胞因有细胞壁,可适当缩小光阑增强结构反差)。
2. 荧光观察参数设置
选择滤光片组:
根据荧光染料波长选择对应滤光片,例如:
DAPI/Calcofluor White:使用 UV(激发 330-385nm,发射 420nm 以上)滤光片组;
GFP:使用 BP470/40(激发 470nm)+ DM495(分束镜)+ BP525/50(发射 525nm)滤光片组;
叶绿体自发荧光 / Red 荧光染料:使用 BP545/30(激发 545nm)+ DM575 + BP605/70 滤光片组。
调节荧光强度:
初始观察时将光源强度调至 50%,避免强光损伤样品或产生背景噪声;
通过调节荧光光路中的光阑或中性密度滤镜(ND 滤镜)控制光强,兼顾信号亮度和抗淬灭性。
3. 高倍镜精细观察与对焦
切换物镜: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动物镜转换器至 40× 或 60× 高倍物镜(若观察亚细胞结构,可使用 100× 油镜,需在盖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使物镜与样品光学接触);
微调焦与景深控制:
使用细准焦螺旋缓慢调节焦距,植物细胞因有大液泡,可能需要分层对焦(如聚焦于细胞核、叶绿体层);
若细胞厚度较大导致荧光信号重叠,可通过显微镜配套的 Z 轴扫描功能(如有)进行多层拍摄,后期用软件叠加或三维重建。
三、关键注意事项
1. 样品与染色优化
自发荧光干扰: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红色荧光)、木质素(蓝色荧光)可能对观察产生背景干扰,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
选择不含叶绿体的组织(如根尖、茎尖分生区);
使用窄带滤光片或调节激发光波长,避开自发荧光峰值;
拍摄时降低荧光通道的增益或曝光时间。
染色特异性:
荧光染料需现配现用,DAPI、Calcofluor White 等需避光保存;
染色后用缓冲液充分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染料,减少背景荧光。
2. 显微镜操作技巧
避免光损伤:荧光观察时避免长时间照射样品(尤其是 GFP 等易淬灭的标记),可通过 “快速预览 - 定位 - 短时间拍摄" 的方式操作;
色差校正:高倍镜观察时,若出现彩色边缘,可通过调节物镜上的色差补偿环(若有)或使用复消色差物镜改善。
3. LV2000显微镜相机图像采集与分析
参数设置:成像软件中调整曝光时间(通常 50-500ms,根据荧光强度)、增益(避免过高导致噪点),勾选 “线性响应" 模式保证信号真实性;
多通道拍摄:若同时观察多种荧光(如 DAPI+GFP),需采用顺序扫描模式(避免通道串色),并保存为多通道 TIFF 格式以便后期分析。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可能原因解决方案
荧光信号弱染色浓度不足、激发光强度低增加染料浓度、延长染色时间;调大光源强度或更换新灯泡(汞灯寿命约 200 小时)
背景荧光强染料未洗净、自发荧光干扰增加洗涤次数;选择无自发荧光的组织或使用淬灭剂(如 DABCO)
图像模糊对焦不准、样品移动重新微调焦;用指甲油封片固定样品;检查载物台是否稳固
叶绿体自发荧光干扰激发光波长与叶绿素重叠更换长波激发滤光片(如观察 GFP 时用 488nm 激发,避开叶绿素 430nm 激发峰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利用奥林巴斯 CX33 正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亚细胞结构、蛋白定位或生理过程,结合荧光标记技术实现对植物细胞动态行为的精准分析。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