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奥林巴斯正置荧光显微镜 CX33 观察大肠杆菌,通常需先对大肠杆菌进行荧光染色,再按规范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具体步骤如下:
样品准备
培养大肠杆菌: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如 LB 培养基,在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一般培养时间为 6-8 小时左右。
染色:根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若观察大肠杆菌的 DNA,可使用 DAPI 染料;若观察特定蛋白,可使用与相应抗体结合的荧光染料。例如用 DAPI 染色时,取少量菌液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 DAPI 染液,染色 5-10 分钟。
制片:染色结束后,盖上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若菌液过多,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液体。
显微镜操作
放置与检查:将显微镜平稳放置在实验台上,置于身体前方略偏左位置。检查显微镜各部件是否完好,目镜、物镜是否清洁,调焦旋钮、载物台移动旋钮等能否正常操作,光源是否能正常发光。
放置装片:打开载物台的夹具,将制作好的装片平稳放置在载物台上,使样品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然后轻轻夹紧装片。
选择物镜:先使用低倍物镜(如 4× 或 10×)进行初步观察,便于快速找到样品并确定观察区域。
调节光源:开启显微镜电源开关,通过亮度调节旋钮将光源亮度调至适中,开始时可将亮度调得稍低,再根据观察情况调整。
调节聚光器和孔径光阑:调节聚光器的高度,使光线集中照射在样品上。根据样品特性和观察需求调整孔径光阑大小,低倍观察时可适当开大,高倍观察时应缩小,以获得合适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粗调对焦:转动粗调焦旋钮,使镜筒缓慢下降,同时从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直到物镜接近装片但不接触。然后通过目镜观察,反向转动粗调焦旋钮,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到模糊的图像。
微调对焦:使用微调焦旋钮,对图像进行精细调节,使图像达到最清晰状态。
转换高倍物镜:若需要更详细地观察细节,在低倍物镜下将感兴趣的区域调整到视野中心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更换高倍物镜(如 40× 或 100×),更换后通常只需微调焦旋钮即可使图像再次清晰。
荧光观察与记录
选择荧光滤光片:根据所使用的荧光染料,选择相应的荧光滤光片。例如观察 DAPI 染色的大肠杆菌,需选择适合 DAPI 激发和发射波长的滤光片。
观察荧光图像:通过目镜观察大肠杆菌的荧光图像,调整光源亮度、焦距等,使荧光信号清晰可见。注意观察荧光的分布、强度等特征。
图像采集:如果显微镜配备了成像系统,将其与显微镜正确连接,并打开相应的成像软件。调整成像软件中的参数,如曝光时间、增益等,以获得最佳的荧光图像效果,然后点击拍摄按钮,获取图像并保存。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