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品牌 | 赛奥维度 | 应用领域 | 医疗卫生,环保,生物产业,制药/生物制药,综合 |
---|
微重力肿瘤细胞培养装置有哪些应用实例该设备通过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使细胞在三维空间中自由生长,形成更接近体内真实肿瘤的组织结构,从而在多个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价值。以下是具体应用实例:
一、精准药物筛选与个性化治疗
1.3D肿瘤球体模型
应用:微重力培养的3D肿瘤球体(spheroids)因具有三维结构,能更真实地模拟体内肿瘤的复杂性,包括细胞间相互作用、营养梯度和缺氧核心等特征。
优势:相较于传统2D培养,3D球体模型在药物筛选中预测药物反应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例如,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源性类器官(PDOs)在微重力下测试敏感性,成功筛出敏感亚群,避免无效治疗,辅助治疗制方案的准确率超80%。
2.高通量药物筛选
技术:结合组学技术(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可揭示微重力下肿瘤细胞的关键通路变化,如:
胶质瘤:YAP1失活抑制侵袭;
结直肠癌:PTEN/FOXO3/AKT轴调控细胞凋亡;
肉瘤:VEGF、CXCR4、CD44抑制转移。
案例:NASA GeneLab建立的开放数据库共享微重力肿瘤组学数据,加速靶点发现,推动新型抗癌药物研发。
3.个性化药敏测试
流程:取患者自身肿瘤细胞,在微重力培养系统中构建个性化3D模型,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
效率:7-10天内完成测试,辅助制定精准治疗方案,减少传统试错治疗的时间和成本。
二、与肿瘤-免疫互作研究
1.CAR-T细胞与肿瘤球体共培养
应用:微重力肿瘤细胞培养装置有哪些应用实例,微重力3D模型可共培养CAR-T细胞与肿瘤球体,模拟体内肿瘤-免疫微环境,评估PD-1抑制剂、CAR-T疗法的疗效。
发现:微重力环境增强NK细胞对肿瘤的杀伤活性,为免疫联合治疗提供新策略。
2.免疫细胞功能优化
案例:在微重力三维环境下培养的CAR-T细胞,其活性和功能显著提升,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增强,为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提供更有效的细胞制剂。
三、太空医学与宇航员健康防护
1.评估宇航员患癌风险
模型:微重力+辐射联合暴露模型用于研究乳腺癌、卵巢癌等女性高发肿瘤的易感性。
发现:太空环境中微重力与辐射的协同作用可能增加宇航员患癌风险,需制定针对性防护策略。
2.制定防护策略
技术:通过组学数据识别微重力诱导的DNA修复缺陷、ROS(活性氧)爆发等早期损伤标志。
应用:开发药物预防方案,降低宇航员长期太空任务中的患癌风险。
四、基础研究与机制探索
1.肿瘤细胞生长机制研究
案例:
胶质瘤:微重力抑制迁移、诱导凋亡,关键分子包括ORAI1下调、YAP1失活;
前列腺癌:抑制侵袭、改变雄激素反应,关键通路涉及VEGF↓、ERK↑、PSA↓;
乳腺癌:抑制增殖、诱导3D球体形成,关键标志物包括E-cadherin↓、VEGF↓、ERK/AKT↓。
2.肿瘤异质性解析
技术: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结合微重力培养,发现肿瘤球体中存在多种功能亚群(如增殖型、侵袭型、代谢型),与体内肿瘤异质性一致。
五、设备与技术支持
1.代表性设备
Kilby Gravity微重力培养系统:由北京基尔比生物科技公司研制,可在地球实验室中复现微重力效应,支持多通道3D细胞培养、类器官芯片摇摆灌注等功能。
其他设备:包括Kilby多通道3D细胞培养系统、Kilby Bio类器官芯片摇摆灌注仪、Kirkstall Quasi Vivo类器官3D串联仿生共培养系统等。
2.技术优势
可控性:地面模拟设备可精确控制重力参数(如10⁻³g)、旋转速度(1-4rpm)和培养条件(温度、CO₂浓度)。
兼容性:支持悬浮或贴壁细胞培养,可定制培养容器(如T25透气型培养瓶、灌流器官芯片)。
智能化:配备重力传感器和触屏控制器,实时监测和调节实验参数,确保数据准确性。
产品咨询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