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奥林巴斯 CX33 显微镜进行明场及偏光观察中药材粉末,以下是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明场观察
前期准备
显微镜放置与检查:将显微镜放置在稳固的实验平台上,稍向左倾斜,距平台边缘约 7 厘米。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目镜、物镜安装是否正确。
选择物镜:根据中药材粉末的特性和观察需求,选择合适的平场消色差物镜,如 4X、10X、40X 或 100X 等。低倍物镜(如 4X 或 10X)可用于观察粉末的整体分布和大致形态,高倍物镜(如 40X 或 100X)则用于观察粉末的细微结构和特征。
样品制备:取适量中药材粉末,均匀地撒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如甘油),用镊子或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粉末充分分散,然后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操作
调节光源:打开显微镜的内置 LED 光源,从较低亮度开始调节,逐步增加亮度,以获得清晰且不会对眼睛造成刺激的观察效果。
对焦与调整: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夹具固定,通过低倍物镜找到粉末样品的图像,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旋转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此时视野可能会变暗,可选择较大的孔径并使用凹面反射镜来增加亮度。调整精细聚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优化图像:确保大光圈与灯孔对齐,旋转反射器,使光线通过光孔反射到镜筒中。通过目镜观察,再次调整焦距和光源亮度,还可根据物镜放大倍率调整孔径光阑,以获得满意的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
观察内容与分析
形态特征:观察中药材粉末的形状、大小、边缘轮廓等,如淀粉粒可能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纤维可能呈长条形,石细胞可能呈不规则形等。
颜色与纹理:注意粉末的颜色以及表面的纹理特征,有些粉末可能具有特殊的颜色或纹理,如黄连粉末呈黄色,具有细小的颗粒状纹理。
细胞结构:观察粉末中的细胞类型,如薄壁细胞、厚壁细胞、导管等,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和细胞壁的特征。
偏光观察
准备工作
安装偏光附件:需要外接偏光附件,如起偏器和检偏器。通常起偏器位于光源与样品之间的光路中,检偏器位于物镜后孔径与观察筒或相机端口之间的光路中,将这些部件正确安装到显微镜上。
校准偏光系统:插入起偏器和检偏器,调整至正交偏光状态,即旋转检偏器,使视野中光线最暗,此时起偏器和检偏器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观察步骤
样品放置与对焦:将制备好的中药材粉末样品装片放置在载物台上固定,按照明场观察的方法进行对焦,使样品图像清晰。
观察与记录:在正交偏光条件下,旋转载物台 360°,观察中药材粉末的光学特征。注意观察粉末在不同角度下的亮度变化、颜色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双折射现象等。具有双折射性质的中药材粉末在偏光下会呈现出明暗交替的现象,某些晶体可能还会显示出特殊的干涉色。
观察内容与分析
双折射现象:观察粉末是否具有双折射现象,以及双折射的强度和特征。双折射现象明显的粉末,可能含有结晶性成分,如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等。
晶体形态与取向:对于具有结晶结构的中药材粉末,观察晶体的形态,如方形、针形、柱形等,并通过旋转载物台,分析晶体的取向分布,了解晶体在粉末中的排列方式。
鉴别与分类:根据偏光下观察到的特征,结合中药材的显微鉴定图谱和相关资料,对中药材粉末进行鉴别和分类,判断其真伪和纯度。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