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奥林巴斯CX33显微镜观察孢子菌丝,可充分发挥其UIS2无限远光学系统与精准调焦机构的优势,结合规范化的制片与操作流程,实现真菌结构的清晰成像与分析。以下为具体说明:
一、奥林巴斯CX33显微镜核心参数适配性
光学系统
CX33采用UIS2无限远校正光学系统,配合平场消色差物镜(4X-100X),可有效消除像差,确保菌丝与孢子在全视场内清晰成像。例如,40X物镜(NA≥0.65)适用于观察菌丝分支细节,而100X油镜(NA≥1.25)可解析孢子表面纹饰。
照明与调焦
内置2.4W LED透射光柯勒照明系统提供均匀冷光源,避免热损伤菌丝;
载物台垂直运动行程15mm,粗调每圈36.8mm,微调精度2.5μm,支持从低倍快速定位到高倍精细聚焦。
人机交互设计
三目观察筒支持目镜/相机光路切换(100:0或0:100),便于实时记录;
瞳距调节范围48-75mm,30°倾斜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减少观察疲劳。
二、奥林巴斯CX33显微镜样品制备与观察流程
制片方法
水浸法:取少量菌丝置于载玻片,滴加蒸馏水后加盖玻片,适用于观察活体菌丝动态;
乳酸酚棉蓝染色法:对菌丝与孢子进行对比染色,增强结构可见性。例如,曲霉菌丝的分生孢子梗经染色后,顶囊、小梗及分生孢子层次分明。
操作步骤
低倍定位:使用4X或10X物镜,通过粗调旋钮快速定位菌落边缘;
高倍观察:切换至40X或100X物镜,微调焦距至图像清晰,观察菌丝有无隔膜、分支角度(如对生、互生)及孢子形态(如大小、颜色、表面纹饰);
图像采集:连接DP27相机,通过cellSens软件记录菌丝网络与孢子分布特征。
三、奥林巴斯CX33显微镜真菌结构解析要点
菌丝特征
营养菌丝:深入培养基内,呈透明管状,分支角度与密度反映菌种特性;
气生菌丝:生长于培养基表面,可分化为孢子丝。例如,放线菌的螺旋状孢子丝经CX33观察,可见其左旋或右旋特征。
孢子类型
分生孢子:无性繁殖结构,形态多样(如青霉的帚状分生孢子梗);
接合孢子:有性孢子,通过镜检其厚壁结构与接合管特征可辅助鉴定。
四、奥林巴斯CX33显微镜应用场景与优势
教学与科研
菌丝生长方向、分支模式及孢子萌发过程的研究;
结合染色技术(如芽孢染色法),区分菌丝与孢子类型。
质量控制
检测工业发酵菌种(如抗生素生产菌)的菌丝活力与孢子产量;
评估菌种退化程度(如菌丝断裂、孢子畸形)。
病害诊断
植物病原真菌的快速鉴定(如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态);
结合显微摄影,建立真菌形态特征数据库。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