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科研显微镜CX43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显微镜,适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科研观察。以下是该显微镜的操作流程:
一、奥林巴斯科研显微镜CX43开机前准备
放置显微镜:
将显微镜平稳放置在平整、稳定的桌面或实验台上,确保使用环境无尘、无污染,以免影响观察精度。
显微镜一般放置在身体前方略偏左的位置,方便用左眼观察(右眼可用于绘图或记录)。
检查部件:
检查显微镜各部件是否齐全、完好,如目镜、物镜是否安装正确,调焦旋钮、载物台移动旋钮等是否灵活。
检查物镜、目镜、聚光镜等光学部件是否清洁,如有必要,使用镜头纸轻轻擦拭。
二、奥林巴斯科研显微镜CX43开机与对光
接通电源:
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让光源预热一段时间(通常15-30分钟,具体取决于光源类型),以达到稳定的发光状态。
调节光源:
旋转亮度调节旋钮,调节照明光亮度至适中水平。开始时亮度不宜过高,可根据后续观察情况再进行调整。
三、奥林巴斯科研显微镜CX43样品准备与放置
采集样品:
根据实验需求,采集新鲜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制作样品:
将样品制作成涂片或切片,确保样品平整且薄,以便光线能够穿透并形成清晰的图像。
对于需要荧光观察的样品,需提前进行荧光标记。
放置样品:
将载有样品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用样品夹或压片夹牢固夹住样品,以防其移动或脱落。
确保样品处于视野中心位置,通过载物台的移动旋钮调整样品位置。
四、奥林巴斯科研显微镜CX43显微镜调节与观察
选择物镜: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物镜进行初步观察。通常从低倍物镜开始(如4倍、10倍物镜)。
粗调焦:
转动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缓缓上升,同时从侧面观察物镜与样品的距离,直到物镜接近样品但不接触。
然后通过目镜观察,反向转动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图像。
细调焦:
使用细调焦旋钮进行微调,使图像更加清晰。
低倍观察:
在低倍镜下快速找到样品的大致位置,并调节焦距和照明,使样品边缘轮廓清晰可见。
切换物镜(如需高倍观察):
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如20倍、40倍、100倍物镜)。
在切换物镜时,应从侧面观察物镜与样品的距离,避免物镜与样品相撞。
由于高倍物镜的焦距较短,此时可能需要再次微调细调焦旋钮,使图像清晰。
调节聚光镜(如需):
根据所使用的物镜放大倍率,调整聚光器上的孔径光阑。高倍物镜需要更大的孔径光阑以获得更好的分辨率,低倍物镜则可能需要较小的孔径光阑以减少背景光散射。
使用聚光镜调节旋钮,将聚光镜的高度调整到适当位置,以便更好地照亮样品。
相差观察(如配备相差功能):
选择合适的相差物镜(如20倍、40倍相差物镜)。
转动相差显微镜的相差调节环,使相差环与物镜上的相差板对齐,以获得最佳的相差效果。
荧光观察(如配备荧光功能):
根据所使用的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的激发和发射光谱,选择相应的荧光滤光片组。
通过显微镜上的光路切换装置,将光路从明场或其他观察模式切换到荧光模式。
打开荧光光源,调节荧光光源强度至合适水平。
观察荧光图像,调整荧光滤光片的位置和激发光的强度,以获得最佳的图像对比度和亮度。
五、LV2000显微镜相机记录与测量
记录图像: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显微镜配备的数码摄像头或连接电脑的图像采集系统,拍摄观察到的图像。
记录图像放大倍数、荧光滤光片组选择、曝光时间等参数。
对图像进行标注,注明样本来源、观察时间等信息。
测量与计算(如有需要):
使用显微镜附带的测微尺测量样品中细胞或结构的大小等参数。
根据物镜的放大倍数等进行计算。
六、奥林巴斯科研显微镜CX43结束观察与清理
关闭光源:
观察结束后,先关闭荧光光源或其他光源的电源,以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
切换光路:
将显微镜的光路切换回明场或其他常用的观察模式。
取下样品:
小心取下样品,清理载物台,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和整洁。
复位显微镜:
将物镜转回到低倍镜位置,将载物台降至低位置。
关闭电源:
关闭显微镜的总电源开关。
清洁与收纳:
用干净的镜头纸轻轻擦拭目镜和物镜上的灰尘和污渍。
用柔软的布擦拭显微镜的机身。
将显微镜放入专用的显微镜箱或柜子中,妥善保管。
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避免突然或剧烈的撞击,以免损坏显微镜或影响观察效果。
切勿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导致故障或损坏。
环境要求:
请勿在有阳光直射、高温、高湿、有灰尘或振动的环境中使用显微镜。
样品处理:
样品制备过程要保持操作无菌,避免杂菌污染影响观察结果。
放置和取下样品玻片时要小心,防止玻片破碎划伤物镜或载物台。
维护保养:
定期对显微镜进行全面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
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显微镜,套上防尘罩,存放在干燥环境中。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