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进口显微镜 CX43 可通过多种观察方法用于病理观察,不同的观察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理样本和观察目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明场观察法
原理:这是常用、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光线直接透过标本,标本中的不同结构对光线的吸收和散射程度不同,从而形成明暗对比,以此来观察标本的形态和结构。
操作步骤:将经过固定、切片、染色(如 HE 染色)等常规处理的病理切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固定。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使标本清晰成像。可根据需要调整聚光器的高度和孔径光阑的大小,以获得最佳的照明效果和对比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观察大多数经过染色的组织切片,能够清晰显示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以及组织的基本结构,如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等。
相差观察法
原理: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将标本中不同结构之间的光程差(即相位差)转化为光强差,从而使无色透明的标本呈现出明显的明暗对比,便于观察活细胞或未经染色的标本。
操作步骤:首先要将显微镜的观察模式切换至相差模式,通常需要更换相差物镜和相差聚光器。将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调节焦距使图像清晰。通过旋转相差聚光器上的环状光阑,使其与相差物镜相匹配,以获得最佳的相差效果。
适用范围:适用于观察活细胞、未染色的细胞或组织,如观察细胞的运动、分裂、形态变化等,在细胞学研究和某些病理样本的初步观察中具有重要作用。
暗场观察法
原理:暗场照明时,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而是通过特殊的暗场聚光器,使光线从侧面照射标本,标本中的颗粒或结构会散射光线,这些散射光进入物镜形成明亮的图像,而背景则是黑暗的,从而突出标本的细节。
操作步骤:将显微镜切换到暗场观察模式,更换暗场聚光器。将标本放置好后,调节聚光器,使光线聚焦在标本上,通过调整光圈和焦距,获得清晰的暗场图像。
适用范围:适用于观察微小的颗粒、细菌、细胞内的细胞器等,能够观察到在明场下难以分辨的结构和物体,常用于微生物学和细胞学研究中的某些特殊观察。
荧光观察法
原理:利用荧光物质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会发出荧光的特性,通过荧光显微镜的激发光源和滤光系统,使荧光物质发出的荧光被观察到,从而对标记的结构或物质进行定位和观察。
操作步骤:先将标本进行荧光标记处理,如免疫荧光染色。将显微镜切换到荧光模式,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滤光片和发射光滤光片组合,以匹配所使用的荧光染料。调整光源强度和焦距,观察标本中荧光标记的部位。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免疫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用于检测特定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病毒感染的定位等。
简易偏光观察法
原理:某些物质具有双折射特性,当偏振光通过这些物质时,会产生不同的折射和干涉现象,通过偏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这些特殊的光学效应,从而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操作步骤:将显微镜切换到简易偏光模式,通常需要安装起偏器和检偏器。将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调节起偏器和检偏器的角度,观察标本中具有双折射特性的结构,如某些晶体、纤维组织等。
适用范围:在病理学中,可用于观察组织中的晶体沉积(如痛风结节中的尿酸盐结晶)、淀粉样物质等,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
电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