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奥林巴斯进口显微镜 CX43 进行组织切片观察,一般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准备工作
准备好已经处理好的组织切片,确保切片经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一系列常规组织学处理步骤,常见的染色方法如 HE 染色,以便于观察组织结构。
清洁显微镜的载物台、物镜、目镜等部件,确保无灰尘、污渍等影响观察的因素。接通显微镜电源,打开光源,调节亮度旋钮,将光源亮度调至适中,为后续观察做好准备。
放置切片
将组织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载物台上的玻片夹固定好切片,确保切片不会在观察过程中移动。
通过载物台的移动旋钮,将切片移动到物镜下方,使需要观察的区域大致处于视野中心位置。
低倍镜观察
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物镜(通常为 4 倍或 10 倍)转至工作位置,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从侧面注视物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上升,直到物镜接近切片(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切片,一般距离切片约 0.5 - 1 厘米)。
从目镜中观察,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下降,直到看到模糊的图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利用载物台的移动旋钮,在低倍镜下观察整个组织切片,了解切片的整体结构和大致形态,确定需要进一步观察的重点区域。
高倍镜观察
将低倍镜下确定的重点观察区域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通常为 40 倍或更高倍数)。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较短,此时不能再使用粗准焦螺旋,只能通过转动细准焦螺旋来微调焦距,使图像清晰。
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组织切片的细节,如细胞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细胞核的形态、染色质分布,以及细胞间质的结构等,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病变区域。
调节光线
根据组织切片的染色情况和观察需求,调节显微镜的光线。可以通过调节孔径光阑来控制进入物镜的光线量,孔径光阑开大,光线增强,图像对比度降低;孔径光阑缩小,光线减弱,图像对比度增加。
还可以通过调节视场光阑来控制视野的亮度和范围,避免周围杂散光的干扰,使观察视野更加清晰。
特殊观察及记录
如果需要进行特殊观察,如相差观察、荧光观察等,可根据显微镜的操作说明,切换相应的观察模式,并选择合适的滤光片等配件。
使用显微镜配备的图像采集系统(如数码摄像头)或连接电脑,拍摄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有价值的观察结果,以便后续分析、讨论和报告撰写。
观察结束
观察完毕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物镜转离通光孔,取下组织切片。
关闭显微镜光源和电源,清理显微镜,将显微镜恢复到初始状态,妥善保管。
电话
微信